步顾晴芬学使臬署赏荷韵
清 · 李振钧
登高望黔山,四面皆丛麓。
安得半亩池,引水通屈曲。
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
繁花簇锦红,茂树连云绿。
午日荫高槐,清风响翠竹。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
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
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
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
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
匪材愧樗栎,徒仰千寻蓄。
珠玉自琳琅,什袭珍藏椟。
使君句亦奇,胸中罗列宿。
光风霁月中,澄怀想高躅。
那惜洛阳纸,丹铅存手录。
何日入西清,染翰相芬馥。
节序届白藏,天宇淩风肃。
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
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
安得半亩池,引水通屈曲。
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
繁花簇锦红,茂树连云绿。
午日荫高槐,清风响翠竹。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
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
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
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
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
匪材愧樗栎,徒仰千寻蓄。
珠玉自琳琅,什袭珍藏椟。
使君句亦奇,胸中罗列宿。
光风霁月中,澄怀想高躅。
那惜洛阳纸,丹铅存手录。
何日入西清,染翰相芬馥。
节序届白藏,天宇淩风肃。
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
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顾晴芬学使署中赏荷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之美与环境之雅。首句“登高望黔山,四面皆丛麓”开篇即营造了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随后引出对池塘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一方静谧水景的渴望。接下来的几句“城西有官衙,方塘烟景足”则将视线拉回到现实,描绘了官署旁方塘的美景,通过繁花、茂树、高槐、翠竹等意象,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
“春来柳青青,腰细眉颦蹙。秋来鞠黄发,垂金兼缀玉。”这两句分别描绘了春天柳树的生机与秋天菊花的金黄,通过“腰细眉颦蹙”和“垂金兼缀玉”的形象化描述,生动地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不同景象。接着,“芙蓉出碧沼,对镜影相续”则将目光转向荷花,以“出碧沼”、“对镜影”描绘了荷花的清新脱俗与倒映水面的美丽画面。
“疑是浣纱人,临流叠霜縠。”这一句通过想象古代女子浣纱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最后,“家君有新诗,不厌百回读。学只爱趋庭,因思成小筑。”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其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在结尾处,“节序届白藏,天宇淳风肃。古来词赋客,何事多感触。且咏双莲诗,静听松风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文学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学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