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舜禅往庐山赏析

送舜禅往庐山

宋 · 释月涧
行脚须具行脚眼,当以前辈为标格。
近来丛席说庐山,禅子竞趋不吴越。
汝今直往虎侯溪,一香三拜依位立。
棒如雨点打将来,当下知归方是行脚事云毕。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月涧所作,名为《送舜禅往庐山》。诗中以禅宗修行为主题,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禅学的独到见解。

首句“行脚须具行脚眼,当以前辈为标格”,强调了修行者在行走四方时,应当具备正确的心态和目标,以前辈为榜样,追求更高的境界。这反映了禅宗重视师承传统、学习前人智慧的传统精神。

接着,“近来丛席说庐山,禅子竞趋不吴越”描绘了当时禅宗界对于庐山的向往之情,众多禅者不辞远途,争相前往庐山求道。庐山作为佛教圣地,自古以来就是禅宗修行的重要场所,吸引着无数修行者前来参访。

“汝今直往虎侯溪,一香三拜依位立”则描述了舜禅即将前往虎侯溪的场景,他将遵循传统礼仪,虔诚地进行礼拜。虎侯溪作为庐山的一个地点,象征着修行者面对挑战与考验时的坚定与决心。

最后,“棒如雨点打将来,当下知归方是行脚事云毕”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禅宗修行中的“棒喝”方式,即通过外在的刺激促使修行者领悟佛法真谛。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修行在于当下觉悟,而非形式上的追求。行脚之事至此结束,意味着舜禅已经完成了他的修行之旅,达到了内心的觉醒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悟道成佛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师承与实践方法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