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春漫兴次吴交石都宪韵
明 · 王缜
释鞭箫鼓闹新春,遥向滇南拜紫宸。
梦里还家元为国,客中逢节倍伤神。
风霜笔扫三千里,兵甲胸藏百万人。
祇恐西方留不住,圣明收作股肱臣。
梦里还家元为国,客中逢节倍伤神。
风霜笔扫三千里,兵甲胸藏百万人。
祇恐西方留不住,圣明收作股肱臣。
鉴赏
这首诗《鞭春漫兴次吴交石都宪韵》是明代诗人王缜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深情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释鞭箫鼓闹新春,遥向滇南拜紫宸”,描绘了新春佳节之际,人们放鞭炮、吹箫鼓乐的热闹场景,而诗人则遥向南方的滇南地区,向朝廷表达忠诚与敬意。这里既有节日的欢乐气氛,也暗含着对远方国家治理的关心和敬仰。
颔联“梦里还家元为国,客中逢节倍伤神”,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心系国家,每逢佳节更加思念家乡,同时也为国家的安危感到忧心忡忡。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颈联“风霜笔扫三千里,兵甲胸藏百万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诗人的文笔如风霜般锐利,能跨越千山万水,影响深远;同时,他的心中装着百万军民,展现了诗人作为士大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尾联“祇恐西方留不住,圣明收作股肱臣”,表达了诗人担心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希望自己的忠诚和才能能够被君主所识,成为国家的支柱。这句诗既是对君主的期待,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虑,以及作为士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热切期盼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