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帆
宋 · 赵师秀
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里数讹难准,官称俗可憎。
欲登岩石坐,有吏复无朋。
野梅皆是刺,滩水不为冰。
里数讹难准,官称俗可憎。
欲登岩石坐,有吏复无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舟:船。过:经过。
梢人屋:村落人家。
停:停下。
帆:船帆。
野梅:野外的梅花。
皆:都。
是:是。
刺:刺。
滩水:河滩的水。
不为:并未。
冰:结冰。
里数:里数的计算。
讹:出错。
难准:难以准确。
官称:官职的称呼。
俗:俗气。
可憎:惹人厌。
欲:想要。
登:登上。
岩石:岩石。
坐:坐着。
有吏:又有官吏。
复:又。
无朋:无人可以交谈。
翻译
船经过村落人家,停下船帆却无法离去。野外的梅花满是刺,河滩的水并未结冰。
里数的计算出错难以准确,官职的称呼俗气惹人厌。
想登上岩石坐着休息,又有官吏出现,无人可以交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停帆》,描绘了舟行途中的一幕。诗人乘船经过梢人(可能是岸边的小屋)时,决定停下船只,但又犹豫不决,表达了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
首句“舟过梢人屋,停帆去未能”写出了船行过程中,诗人被岸上人家吸引,想要停留,却又舍不得离开的情景。接着,“野梅皆是刺”暗示了野外环境的冷峻与孤寂,梅花虽美,却带着刺,象征着旅途中的艰辛与挑战。
“滩水不为冰”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即使在冬季,滩头的水并未结冰,显示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然而,“里数讹难准”反映出行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迷惘,由于道路错综复杂,难以准确计算路程。
“官称俗可憎”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风气的不满,官职名称显得庸俗,让人感到厌恶。最后,“欲登岩石坐,有吏复无朋”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求宁静的愿望,想找个地方静坐,却发现连个可以交谈的朋友都没有,流露出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