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布金寺僧慧鉴作呈赵守
宋 · 刘宰
老树槎牙记佛庐,露啼蛩吊百年馀。
鼎新堂殿谁为此,壮观林泉我弗如。
身上无华惟布缕,盂中舐味祇山蔬。
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
鼎新堂殿谁为此,壮观林泉我弗如。
身上无华惟布缕,盂中舐味祇山蔬。
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槎牙:形容树木枝干错杂不齐的样子。佛庐:指佛寺。
鼎新:革新,新建。
罪或无多:可能犯下的过错不多。
翻译
那棵老树的枝干扭曲,仿佛在回忆着佛寺的过去,露水中的蟋蟀哀鸣,似乎在悼念百年的岁月。是谁新建了这壮丽的殿堂?我自愧不如,无法与之相比的只是林泉的美景。
他的生活朴素,身上的衣物仅是布衣,食物也只是山间的蔬菜。
那位野僧如此勤劳刻苦,或许他的罪过并不算多,希望能得到宽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佛庐中静修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赞赏之情以及自己内心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朴素,却透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情怀。
“老树槎牙记佛庐”一句,以形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老寺庙的景象,槎牙即是树木上突出的部分,如同老树的牙齿,给人以年深日久、历经沧桑之感。接着,“露啼蛩吊百年馀”则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沉重与静谧,露珠挂于蛛网间,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鼎新堂殿谁为此”一句转折,为诗增添了一抹疑问之意,似乎在探讨这座佛庙背后的人物往事。紧接着,“壮观林泉我弗如”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认为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自己所不能比拟的。
“身上无华惟布缕”一句写出了僧人的简朴生活,他们身上的衣物不加装饰,只有简单的布缕。接下来的“�imeo中舐味祇山蔬”则描绘出僧人在寺庙中品尝着简单的山野蔬菜,内心却获得了满足与平静。
最后,“野僧勤瘁能如许,罪或无多乞赦除”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位老僧的敬意和请求宽恕的心情。老僧勤勉地修行,其清贫自守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感到自己的过错可能不算太多,希望能得到谅解。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在平实之中流露出深远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