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智蟾上人游天台赏析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

宋 · 欧阳修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
对扫竹下榻,坐思湖上峰。
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
今兹道行游,千里东南国。
都门汴河上,柳色入青烟。
流水向淮浦,归人随越船。
东南遍林巘,万壑新流满。
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
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
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

拼音版原文

niánzàiluòlínměixiāngcóng

duìsǎozhúxiàzuòshàngfēng

yánluòměicāngzhōu

jīndàoxíngyóuqiāndōngnánguó

dōuménbiànshàngliǔqīngyān

liúshuǐxiànghuáiguīrénsuíyuèchuán

dōngnánfānglínyǎnwànxīnliúmǎn

xiǎoguì绿yìngfāngjiāngchūnxíngwǎn

ǎiǎichìchéngyīnshícén

shuíjiànshíqiáoyúnshēn

注释

昔年:过去的日子。
伊洛:古代两条河流名,这里代指故乡。
林壑:山林沟壑。
扫:清扫。
湖上峰:湖中的山峰。
沧洲:古代泛指水边或江湖之地。
道行游:道路漫游。
都门:京都的城门。
柳色:春天柳树的绿色。
淮浦:淮河口。
归人:归乡的人。
万壑:众多山谷。
小桂:小而茂盛的桂树。
江春:江南的春天。
赤城阴:赤城山的阴影。
石桥:石头建造的桥。
云雾深:云雾缭绕,难以看清。

翻译

昔日曾在伊水洛水边,常在山林间相伴游
竹林下清扫出座位,坐着遥想湖上的山峰
自言伊洛间的波涛,常常唤起我对沧洲的思念
如今踏上旅途,漫游千里东南之地
京城门外汴河上,柳色融入青烟之中
流水直奔淮浦,归客乘着越地的船只离去
东南各地满眼翠峦,万壑间溪流充盈
小小的桂树应已飘香,江南的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赤城山的阴影浓厚,我依恋地辨识古老的山岭
一旦离去,还有谁能再见,石桥隐没在云雾深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智蟾上人游天台》。诗人通过对昔日与友人在伊洛山林间的交往回忆,表达了对智蟾上人即将远游天台的深深祝愿和离别之情。诗中描绘了伊洛河畔的竹林、湖光山色,以及智蟾上人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昔年在伊洛,林壑每相从",诗人回忆了过去两人一同游历山水的情景,充满了友情的温馨。"自言伊洛波,每起沧洲忆",智蟾上人常常提及伊洛河,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着,诗人想象着智蟾上人千里迢迢南下,经过都门汴河,柳色青烟,流水东逝,寄寓了离别的感伤。

"东南遍林巘,万壑新流满",描绘了东南地区的壮丽山川,暗示了上人将面对的新环境。"小桂绿应芳,江春行已晚",则以季节更替,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最后,"蔼蔼赤城阴,依依识古岑",描绘了赤城山的景象,诗人深情地告别,"一去谁复见,石桥云雾深",表达了对智蟾上人消失在云雾深处的怅惘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旅程的祝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