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四首(其三)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闻道辽阳逼海氛,天戈倏止重修文。
讵无杀贼关西将,不尽如儿霸上军。
五利昔犹卑魏绛,一人谁为怒朱云。
东风受吏诸公力,愿鼓先声待策勋。
讵无杀贼关西将,不尽如儿霸上军。
五利昔犹卑魏绛,一人谁为怒朱云。
东风受吏诸公力,愿鼓先声待策勋。
注释
辽阳:古代地名,位于今辽宁地区。天戈:指天子的武器,象征天命和战争。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善于外交和军事闻名。
朱云:汉代直言敢谏的官员,曾因直言被罚。
翻译
听说辽阳地区逼近海滨,战事突然停止转而重视文化修缮。难道没有能征善战的将领在关西杀敌?军队中也不乏像儿童般英勇的士兵。
从前五利侯的地位尚且不如魏绛,如今谁能像朱云那样直言不讳地表达愤怒。
希望东风能助我等官员之力,让我们先声夺人,等待立下功勋的机会。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年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诸将四首(其三)》。诗中反映了辽阳边疆局势紧张,但作者强调在军事行动之后,更需要重视文治和人才的任用。诗人提到“讵无杀贼关西将”,表达了对英勇将领的期待,同时也指出需要有像魏绛那样的贤臣来辅佐,以魏绛对待晋悼公的谦逊态度来处理政务。最后,诗人寄希望于东风(暗指朝廷)能借助众臣之力,推动改革,为国家赢得胜利并表彰有功之臣。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军事与政治平衡的思考,以及对人才选拔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