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泊丹阳馆
宋 · 杨万里
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馀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
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
山尽酣馀势,潮归殿去波。
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夕:夜晚。冻:冻结。
朝:早晨。
积:积雪。
寒曦:微弱的阳光。
暖:温暖。
未多:不多。
霜轻:霜薄。
著:附着。
草:草叶。
冰重:冰块厚重。
浮河:漂浮在河面。
山尽:山峦尽头。
酣:余势。
殿:宫殿。
故老:老一辈人。
尚:仍然。
传:讲述。
么:吗,这里指故事。
翻译
夜晚的寒冷冻结了早晨的积雪,尽管阳光微弱,却未能完全融化。霜虽轻薄,仍附着在草叶上;冰块厚重,也能在河面上漂浮。
山峦尽头,余势未消;潮水退去,宫殿前的水面波动。
六朝的遗迹尚存,老人们还在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一幅图景。开篇"夕冻朝还积,寒曦暖未多"两句,通过对比晚上结霜与清晨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以及冬日阳光温暖而不强烈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早春季节的特点。紧接着"霜轻犹著草,冰重亦浮河"两句,则分别描绘了霜花依旧覆盖在细小的草尖,以及河面上的厚冰尚未完全融化的情况,这些都是冬日向春天过渡时常见的情景。
诗人随后笔触转至"山尽酣馀势,潮归殿去波",这里通过对山脚下水流潺潺声响和潮汐回归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在春季中逐渐苏醒的生机与活力。诗的最后两句"六朝遗迹在,故老尚传么"则是诗人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抒发了对于过去历史的怀念之情,以及希望能够从那些往事中学到什么。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一幅早春景象,更融入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