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承关欧黄诸君子过李英饮柏叶酒
明 · 李英
何处春山不可游,雪消澌水下沧洲。
野人垂老藏丹壑,词客高怀念敝裘。
柏叶杯传知己饮,鱼肠剑合拙机投。
夕阳西下趋归路,乍看梅梢月似钩。
野人垂老藏丹壑,词客高怀念敝裘。
柏叶杯传知己饮,鱼肠剑合拙机投。
夕阳西下趋归路,乍看梅梢月似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游历山水的畅快与雅兴,以及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温馨场景。首句“何处春山不可游”,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山川美景的喜爱与向往,无论何处的春山都值得前往游览。接着,“雪消澌水下沧洲”描绘了春雪融化后,河水缓缓流向远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野人垂老藏丹壑,词客高怀念敝裘”两句,通过对比野人与词客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不同人物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野人虽年老却隐居于深山,而词客则怀念着旧时的衣物,可能暗含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柏叶杯传知己饮,鱼肠剑合拙机投”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聚会中共享美酒,以柏叶杯为媒介,传递着深厚的友谊。同时,提到“鱼肠剑合拙机投”,可能是在比喻两人之间默契的交流与合作,或是对某种技艺或策略的共同探讨。
最后,“夕阳西下趋归路,乍看梅梢月似钩”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与友人一同踏上归途,途中偶见梅花枝头挂着的月亮,仿佛新月一般。这一景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相聚的短暂,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