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行不由径赏析

行不由径

唐 · 俞简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门生。
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
讵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
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
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
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拼音版原文

rénxīnyǒushàngnǎishìkǒngménshēng
wèiānpíndāngcóngdàoxíng

yìngliúyuǎnfāngliàoqiánchéng
jiéjìngsuīyúnchángpíng

hòuláiwǎngxiānshànqiánmíng
shìzūnwēizhōngjīng

注释

古人:指古代有道德修养的人。
尚:高尚,崇尚。
孔门生: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
为计:打算,考虑。
安贫乐:在贫困中也能感到快乐。
大道:正道,大原则。
讵应:岂能,怎能。
流远迹:轻易放弃追求。
料:预料,预测。
前程:未来的发展道路。
捷径:快速简便的途径。
长衢:宽阔的大路。
岂不平:难道不平坦。
无枉路:没有错误的道路。
先达:前辈,有成就的人。
遵途:遵循正道。
微衷:微小的心意,深藏不露的用心。
益自精:更加精进,自我提升。

翻译

古人崇尚道德,他们是孔子门徒。
为了生活安定,快乐度日,应当遵循正道而行。
怎会轻易放弃追求,反而想要预判未来。
捷径虽然看似容易,但大道难道就不平坦吗?
对于后来者,没有走错路的可能,前辈们享有盛誉。
这表明遵循正道的决心,微小的用心也会更加精进。

鉴赏

此诗语言朴实,思想深邃,颇有哲理。开篇即提“古人心有尚”,点明孔子门生对于高尚志向的追求和坚持。接着“为计安贫乐,当从大道行”表达了面对生活中的困顿与选择时,应当遵循广阔的大道,即正直之路,以此保持内心的平和喜悦。

中间两句“讷应流远迹,方欲料前程”暗示诗人对于过去成就的回顾,以及对未来道路的审视与规划。紧接着,“捷径虽云易,长衢岂不平”则是表达了虽然急切之路看似容易,但最终稳健之道才是通向成功的正途。

末尾两句“后来无枉路,先达擅前名”说明了后来的行者应避免无谓的迷失,而应当效仿那些已经取得成就、扬名四海的人。最后,“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警示和鼓励,即在理解大道之意之后,更应该加深内心的修养。

整首诗围绕“行不由径”的主题,以哲理性语言探讨生命选择与道路的寓意,展现了作者俞简对于个人修养、人生态度和未来规划的深刻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