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三日再同王仲升陈实卿章茂德王仲济盛明元六昆季宴集祝华父唐污父适至分韵得前字即席赋赏析

十三日再同王仲升陈实卿章茂德王仲济盛明元六昆季宴集祝华父唐污父适至分韵得前字即席赋

明 · 胡应麟
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兴飘然。
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
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豪华宴会上的欢聚场景,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笔触,展现了宴会中音乐、舞蹈、星辰与月色的交织之美,以及与会者情感的热烈与深沉。

首句“鼓瑟吹笙玳瑁筵”,开篇即以“鼓瑟”、“吹笙”和“玳瑁筵”三词,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氛围。瑟与笙是古代常见的乐器,而玳瑁筵则暗示了宴席的珍贵与华美,为整场聚会定下了基调。

“狂歌醉舞兴飘然”一句,生动描绘了宾客们在音乐与美酒的催化下,释放自我,纵情歌舞的情景。这里的“飘然”二字,不仅形容了动作的轻盈,也暗示了参与者内心的自由与愉悦。

接着,“疏星竞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后夜圆”两句,将视线转向夜空,通过“疏星”与“明月”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浪漫的夜晚景象。寒更(深夜)与后夜(更深时分)的描述,既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聚会持续到深夜的意味。

“气色荧煌双剑底,心期迢递一灯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氛围。双剑底的“荧煌”与一灯前的心期,分别从视觉与情感角度,展现了宴会中的热烈与期待。双剑底的光亮可能象征着宴会的热闹与激情,而心期则表达了参与者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未来的期许。

最后,“经旬漫诧平原约,千日中山任晏眠”两句,以典故入诗,表达了对友情与相聚时光的珍视。平原之约(《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提到的故事)与中山千日酒(《世说新语》中关于刘伶饮酒的故事)的引用,既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底蕴,也寄托了诗人对长久友谊与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与时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雅致与深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相聚与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