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四日与同僚南楼观竞渡因成小诗四首明日同行可元章登楼又成五首(其五)
宋 · 王十朋
黍遇今朝尽生角,艾从何处忽为神。
荷香十里一钩月,定有扁舟归去人。
荷香十里一钩月,定有扁舟归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期间南楼观赛龙舟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自然之美。
首句“黍遇今朝尽生角”,以“黍”象征端午节的粽子,暗示今天是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而“尽生角”则形象地描绘出粽子煮熟后,粽叶上角角分明的样子,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
次句“艾从何处忽为神”,提到艾草,端午节时人们会挂艾草以驱邪避疫,这里将艾草比喻为神灵,表达了人们对艾草的敬畏之情,以及它在端午节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句“荷香十里一钩月”,通过“荷香”和“一钩月”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十里荷香,月如钩,不仅展现了端午之夜的美丽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定有扁舟归去人”,点明了观赛龙舟的场景。诗人似乎在想象中看到了有人乘着扁舟归来,这既是对端午节传统活动的描绘,也是对归家之人的思念和期待,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端午节期间的民俗风情和自然美景,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