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谢人惠紫栗拄杖赏析

谢人惠紫栗拄杖

唐 · 齐己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

拼音版原文

xiānzhǎngfēngqiándāngjiàn
bǎiniánshuāixiǔliùchǐsuìhán姿

xuěwàijiānsōngpíngquánbiāndàiyuèzhī
shíchūshānyóuxièjiànxiāngsuí

注释

仙掌峰:指一个形似仙人手掌的山峰,富有诗意的地点。
得:获取,得到。
何当:为何等到。
见遗:见到并被遗留下来。
百年:形容时间久远,此处比喻年老。
衰朽骨:衰老腐朽的骨头,比喻身体状况不佳。
六尺: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现代的1.8米,这里形容人的身高,代指人。
岁寒姿:比喻在艰难环境中仍保持的坚韧姿态。
雪外:雪地之外。
兼松凭:依靠着松树,‘凭’有依靠、依附之意。
泉边:泉水旁边的地点。
待月欹:等待月亮升起,‘欹’倾斜,这里有静候美景之意。
他时:将来某个时候。
出山去:离开山林,比喻离开隐居或修行之地。
犹谢:仍然感谢。
见相随:与我相伴,指对象(如友人、自然景物)的陪伴。

翻译

在仙掌峰前获得你,为何如今才让我见到并遗留。
虽已是百岁衰朽之躯,却仍保持着六尺不屈的傲骨。
雪中依傍着松树,泉边静候月影倾斜。
他日当我离开这山林,仍旧感谢你一路的相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谢人惠紫栗拄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朋友馈赠之物的珍惜与感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表达。

“仙掌峰前得,何当此见遗。”这里,“仙掌峰”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非真实存在的地方,它象征着一种神圣或难以企及的境界。“何当此见遗”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份馈赠的珍视与留恋。

“百年衰朽骨,六尺岁寒姿。”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杖的坚韧和岁月的流逝,表达了时间的力量以及物品的耐久性。百年后的骨骼也许已经衰败,但这根拄杖依然保持着它六尺长的寒冷姿态。

“雪外兼松凭,泉边待月欹。”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雪后,松树和手杖并置;泉水旁,等待着明亮的月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他时出山去,犹谢见相随。”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来离开山林之时,对这根拄杖依然感激不尽,它如同朋友一般陪伴左右。这里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物品所承载的情感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根紫栗木制成的手杖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时间和友谊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