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所思(其二)赏析

所思(其二)

元末明初 · 朱希晦
百舌复百舌,间关弄春晴。
谗臣在君侧,巧语谁为听。

鉴赏

这首诗以“百舌”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谗言者在君主身边游说的情景。通过“百舌复百舌,间关弄春晴”的描绘,展现了众多谗言者在春日里活跃,他们的言语如同鸟儿的鸣叫,交织成一片,影响着君主的判断。接着,“谗臣在君侧,巧语谁为听。”两句直指主题,点明了谗言的危害,以及这些巧言令色之人的话语往往无人能辨其真伪,君主可能因此受到误导。

整体而言,此诗借物抒情,寓言深刻,不仅揭示了古代宫廷中谗言的危害,也反映了诗人对君主识人用人之道的担忧。语言精炼,寓意深远,是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关注政治、反思社会现象的典型表现。

词语解释

百舌的意思: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 高诱 注:“百舌,鸟名,能易其舌效百鸟之声,故曰百舌也。以喻人虽多言无益於事也。” 唐 陆翚 《送胡八弟》诗:“孤帆影入江烟尽,百舌声流浦树新。” 宋 苏轼 《安国寺寻春》诗:“卧闻百舌呼春风,起寻花柳村村同。” 清 陈维崧 《桃源忆故人·重游惠山寄畅园怀秦对岩检讨》词:“莫听 楚 天百舌,千里同明月。”参见“ 百舌鸟 ”。...

谗臣的意思:好谗害人之佞臣。《战国策·赵策一》:“今君听谗臣之言,而离二主之交,为君惜之。” 汉 刘向 《说苑·臣术》:“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説,反言易辞而成文章,内离骨肉之亲,外妬乱朝廷,如此者谗臣也。” 白桦 《吴王金戈越王剑》第一场:“他们对我百般攻击,骂我是奸佞,骂我是谗臣,骂我是小人,骂我是无耻之尤。”...

间关的意思:◎ 间关 jiānguān[chirp] 象声词。形容宛转的鸟鸣声间关莺语。——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君侧的意思:◎ 君侧 jūncè[monarch’s trusted follower] 原指在君主身边,后指亲信...

弄春的意思:谓在春日弄姿。 明 徐渭 《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鶯,叶底孤花巧弄春。” 明 李诩 《戒庵老人漫笔·游春黄胖诗》:“席间分题,有赋《游春黄胖诗》云:‘两脚捎空欲弄春,一人头上又安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