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其九)赏析

俞荪墅示以杂兴四首乃用危骊塘所次唐子西韵因次韵(其九)

宋 · 陈著
道路尘方暗,田园事岂差。
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
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
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

翻译

道路上尘土飞扬,田园生活也并无差别。
筑巢的老鹤难以安度晚年,觅食的乌鸦因笨拙而常感饥饿。
有时会在墙上题写诗句,大多时候因为疾病而居家。
想要学仙并非仅凭骨相,住在丹霞山却未能修炼成仙。

注释

道路:街道。
尘方暗:尘土飞扬。
田园事:田园生活。
岂差:并无差别。
营巢:筑巢。
难老鹤:难以安度晚年。
谋啄:觅食。
拙饥鸦:笨拙的乌鸦。
时有:有时。
诗题壁:在墙上题诗。
病在家:因病居家。
学仙:修炼成仙。
非骨相:并非仅凭骨相。
枉是:枉然,白费。
住丹霞:住在丹霞山。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对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感慨。首句"道路尘方暗"形象地写出尘土飞扬的环境,暗示世事的纷扰与艰辛。"田园事岂差"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使现实艰难,心中仍保留着对宁静生活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营巢难老鹤,谋啄拙饥鸦"运用了象征手法,老鹤难以在乱世中找到安宁筑巢之地,而饥饿的乌鸦则难以觅食,寓言了诗人自身的困境和无奈。"时有诗题壁,多因病在家"揭示了诗人以诗书自娱,常因疾病滞留家中,流露出孤独与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学仙非骨相,枉是住丹霞"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仙道的反思,认为自己并非修炼仙术的材料,住在美丽的丹霞山也显得徒劳无功。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自嘲,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顿时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