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真州北山赏析

真州北山

宋 · 刘克庄
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
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
兵散荒营吹戍笛,僧从败屋起茶烟。
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

拼音版原文

érkòngxiánguānjūnyíngzhànběishānbiān

jiāxiāoyǒuzhǔānxīnzàngsuōrénkěnfèitián

bīngsànhuāngyíngchuīqusēngcóngbàicháyān

yáoliánzhōngzhūfēnghǎoxiánsuǒxínggōngjiǔshínián

注释

胡儿:指胡人,这里可能指入侵者。
官军:朝廷军队。
北山边:战场地点。
笳箫: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用于哀悼或庆祝。
新葬:刚下葬的人。
蓑笠:农夫的雨具,象征农田无人照料。
垦废田:开垦荒废的土地。
兵散:军队解散。
荒营:废弃的军营。
戍笛:军中的号角或笛子,用于传达命令或警报。
败屋:破败的房子。
钟阜:可能指地名,有山峰的地方。
行宫:皇帝出行时临时居住的宫殿。
九十年:表示时间长久。

翻译

回忆起当年胡人挥舞弓箭,官军在北山边抵御迎战。
军中的笳箫声中,有人为新亡者举行葬礼,而废弃的田地无人耕种。
战后的营地空荡,只有戍笛声回荡,僧人在破败的屋子里升起煮茶的炊烟。
远方的钟阜群峰依旧优美,但那昔日的行宫已闲置九十年,显得寂寞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后的荒凉景象和深远的怀念之情。"忆昔胡儿入控弦,官军迎战北山边"两句,通过“胡儿”这一带有异族特征的词语,以及“控弦”、“迎战”的动作,勾勒出一场激烈的战争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战事的回忆。

"笳箫有主安新葬,蓑笠无人垦废田"这两句则转向和平生活的破败。"笳箫"是古代军中的乐器,而现在却被用于丧礼之中,表明战争过后生命的消逝;而“蓑笠”一词,则指的是农民劳作时戴的斗笠,现在却无人使用,田地荒废。

"兵散荒营吹戍笛,僧从败屋起茶烟"两句中,“戍笛”的声音在荒凉的营垒中回荡,与“败屋”中升腾的茶烟交织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这里的“兵散”和“败屋”,无疑是对战争后果的一种描绘。

最后两句"遥怜钟阜诸峰好,闲锁行宫九十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某个时期的深切感慨。"钟阜诸峰"的壮丽,是与之前的荒凉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而"闲锁行宫九十年"则更是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沉淀的一种无声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与和平、生命与死亡、自然美与人事废墟的反复咏哦,展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诗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