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作抵暮复晴五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栖鹊无阴庇湿衣,行人仄伞避斜丝。
船兵归后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船兵归后轿兵去,独立淮河暮雨时。
注释
栖鹊:栖息的喜鹊。阴庇:遮蔽。
行人:行走的人。
仄伞:倾斜的伞。
斜丝:斜斜的雨丝。
船兵:划船的人。
归后:回家之后。
轿兵:抬轿的人。
去:离开。
独立:独自站立。
淮河:地名,中国河流。
暮雨:傍晚的雨。
翻译
栖息在树上的喜鹊找不到遮蔽,湿透了行人的伞躲避着斜斜的雨丝。船夫们回家后,轿夫们也离开,我独自站在淮河边,面对傍晚的雨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雨后初晴图景。首句“栖鹊无阴庇湿衣”,通过栖息在树上的麻雀因无法找到遮蔽之所而不得不湿漉其衣,表现了雨势之大和环境的湿润。次句“行人仄伞避斜丝”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手持伞傘躲避细小雨丝的情景,不仅展示了雨中行人的忙乱,更透露出一份急促与无奈。
第三句“船兵归后轿兵去”,诗人通过对比船只和轿子两种交通工具的不同使用时机,勾勒出一个时间的流转和场景的变化。船只在雨后返回,而轿子则随之启程,显示了雨后的生活正逐渐恢复常态。
最后一句“独立淮河暮雨时”,诗人独自站在淮河岸边,在暮色中观赏那即将消散的雨幕。这不仅是一种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寄托。诗人的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他对生活变化和自然界动态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将一个雨后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瞬息万变世界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