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
清 · 李来泰
昔年曾访王官谷,故苑飘零事已非。
为问故人谁白发,忽惊孺子变缁衣。
江湖远道难通回,丘壑终身不疗饥。
太息廿年尘土梦,钝根未解箭锋机。
为问故人谁白发,忽惊孺子变缁衣。
江湖远道难通回,丘壑终身不疗饥。
太息廿年尘土梦,钝根未解箭锋机。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来泰的《觉尘余故人子也,以僧来谒,书此赠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和故人的深深怀念。首句“昔年曾访王官谷”回忆了过去的探访经历,流露出对旧时场景的追忆。次句“故苑飘零事已非”则感慨人事变迁,昔日的繁华已不再,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为问故人谁白发”一句,诗人询问老朋友是否已经年华老去,鬓发斑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友人的关切。接下来,“忽惊孺子变缁衣”描绘了故人出家为僧的情景,这既是对友人选择的意外,也是对人生道路多样性的感慨。
“江湖远道难通迥”暗示了世事艰难,距离遥远,难以再像过去那样频繁相聚。而“丘壑终身不疗饥”则揭示了出家生活的清苦,即使身处山林也无法解决温饱问题。最后两句“太息廿年尘土梦,钝根未解箭锋机”,诗人叹息自己二十年来尘世间的梦想如梦幻泡影,感叹自己未能看破红尘,领悟到超脱世俗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世事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