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赏析

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

宋 · 谢翱
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
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
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
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
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
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
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
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

鉴赏

这首诗《宋铙歌鼓吹曲(其十一)》由宋代诗人谢翱所作,展现了对历史变迁和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清源无诸邦,力弱臣秣陵”,描绘了清源地区作为小邦国,力量薄弱却忠诚地臣服于秣陵(即南京),隐含着对忠诚与力量之间关系的探讨。接着,“间道遣进表,九门望日旌”描述了通过秘密通道递送奏章,九门之上悬挂着象征朝廷威严的日旌,展现了一种隐秘而庄重的政治活动场景。

“愿齿邹与郳,自达天子庭”表达了希望像邹与郳那样,直接向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建议,体现了对直接参与国家决策的渴望。“四邻彫霸业,国除洗天兵”则反映了周边国家或政权的衰败,以及国家通过清除外敌维护和平稳定的决心。

“皇灵畅遐外,蜑俗迩声明”赞颂了皇权的恩泽远播四方,使得蛮夷之地也受到教化,名声远扬。接下来,“归其所隶州,乞身奉朝请”表达了希望回到所属州郡,请求退休但仍能参与朝政的愿望,体现了一种对权力与责任的平衡追求。

最后,“帝命得陪祀,汤沐在王城”说明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可以在祭祀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享受在京城的生活待遇,进一步展示了个人与皇权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兹附庸毕,歌以颂河清”总结了诗的主题,意味着从此之后,所有附庸国都已归顺,国家一片祥和,以此歌颂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洞察,还蕴含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以及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