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璮归国
宋 · 赵昀
力扶汉鼎赖元勋,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力:力量。扶:支撑。
汉鼎:象征国家的稳固。
赖:依赖。
元勋:功勋卓著的人。
泰道:盛世之道。
宏开:广大开启。
万象:万物。
新:新生。
声暨:声望遍及。
南郊:南方郊外(祭祀之地)。
方:正。
慕义:崇尚仁义。
恩渐:恩泽逐渐。
悉来臣:全部归顺。
凯书:胜利的文书。
三边:三方边境。
捷:胜利。
庙算:战略决策。
全消:完全消除。
万里尘:万里之外的战争。
坐致:坐享。
太平:天下太平。
今日事:当前的局势。
中兴:国家复兴。
宝运:吉祥运势。
喜环循:欢喜环绕。
翻译
国家的稳固依靠元勋之力,大道昌盛,万物焕然一新。在南方郊外的祭祀活动中,人们敬仰仁义,恩泽普及到东海之滨,臣民都前来归顺。
胜利的消息已经传遍三方边境,战争的硝烟全部消散在万里之外。
如今我们坐享天下太平,国家复兴的吉祥运势正环绕不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凯旋回国的盛况,充满了对国家安泰和君主英明的赞美之情。从结构上看,这是一首采用了典型五言绝句的形式,每行五个字,共计四句话,遵循了中国古诗词强调平衡与对称的一般规则。
开篇“力扶汉鼎赖元勋”一句,意在赞扬将军的英勇与功绩,将其比作历史上力挽狂澜之英雄,以此彰显其不凡之处。紧接着,“泰道宏开万象新”则表达了国家大道昌盛、事物更新的美好景象,寓意着一个时代的变革与进步。
中间两句“声暨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继续赞颂将军功绩之广泛及于疆土之远,甚至声名远播至海外,使得边疆安定、四海归心。这里的“南郊”与“东海”构成了一种空间上的广阔感,形象地展现了国家的辽阔疆域和将军影响力的深远。
末两句则是对整个凯旋过程的总结,“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表明战事已经告捷,将军凯旋之状已经上报天子,而国家的忧虑也随之烟消云散。最后,“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则直接点出了“太平”的美好状态,以及这种和平与繁荣的延续,是一段佳话。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辽阔,以将军凯旋为契机,抒写了国家安泰与君主英明的主题。通过对比和对称的手法,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象征,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幅盛世太平图景,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