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赏析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其一)

唐 · 杜甫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髣髴识昭丘。

注释

碧草:青翠的草地。
逢:遇到。
春意:春天的气息。
沅湘:沅江和湘江。
万里:极目千里。
秋:秋天。
池要:池塘期待。
山简:历史人物,善饮酒。
马:马匹。
月净:明亮的月光。
庾公楼:庾亮的楼阁,代指清雅之地。
磨灭:磨损、消失。
馀篇翰:遗留的诗文。
平生:一生。
一钓舟:一艘小船,象征隐居生活。
高唐:古代地名,传说有巫山神女。
寒浪:寒冷的波浪。
减:减弱。
髣髴:仿佛。
昭丘:传说中的仙人之山。

翻译

绿色草地感受春天的气息,沅江湘水绵延万里秋色。
池塘等待山简骑马而来,明亮月光洒满庾公的楼阁。
昔日墨宝已磨损,一生只愿在小舟中垂钓。
高唐的寒浪渐渐退去,仿佛能辨认出那昭丘的轮廓。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怀念和思索的情感。开篇“碧草逢春意”让人联想到初春时节新绿的草地,但紧接着“沅湘万里秋”则是深秋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季节更替之下自然界的变化。

接下来,“池要山简马”可能暗示了一种静谧与孤独,而“月净庾公楼”则是在这样的夜晚,月光清澈,仿佛可以透过庾信(庾公)的书房天窗,映照出一片宁静。

“磨灭馀篇翰”表明诗人对于过去文墨的淡然,“平生一钓舟”则是对生命中唯一渴望——那可能是自由漂泊的心境。

结尾“高唐寒浪减,髣髴识昭丘”,“高唐”指的是历史上的高唐(今湖南宁乡),这里的“寒浪减”描绘了秋天水面的萧瑟景象,而“髣髳识昭丘”则是说诗人对于古代名将昭君墓地有所记挂,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和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