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行路难(其四十六)赏析

行路难(其四十六)

清 · 钱澄之
天堂山上人来稀,天堂山僧去不归。
归时托钵予亦去,回听钟声隔翠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天堂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天堂山上人来稀”,点明了地点与环境的空灵与静谧,山高人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天堂山僧去不归”则引入了宗教与超脱的主题,暗示着山中僧侣的离去,或许是为了追寻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不再为俗世所束缚。

“归时托钵予亦去”一句,诗人似乎在想象或亲身经历僧侣归山的情景,自己也仿佛被这种精神力量所吸引,决定追随而去。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自我心灵净化与追求的渴望。

最后一句“回听钟声隔翠微”将画面拉回现实,通过听到远处山间的钟声,诗人仿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心灵得到了宁静与慰藉。这里的“翠微”既指山色的青翠,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