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徒步至宝光寺赏析

徒步至宝光寺

明 · 文徵明
布袜青鞋短褐衣,酒樽诗卷一僮随。
白头自笑曾供奉,徒步谁怜老拾遗。
五亩喜闻粳稻熟,重阳还恨菊花迟。
松寮竹谷逍遥地,时有山僧乞小诗。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徒步至宝光寺的悠闲生活场景。首句“布袜青鞋短褐衣”展现其朴素的行装,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接着“酒樽诗卷一僮随”,以酒樽和诗卷伴随,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文学与美酒的热爱,以及随从的陪伴,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

“白头自笑曾供奉,徒步谁怜老拾遗”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荣华与现在的简朴生活,流露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自我安慰。这里的“供奉”和“拾遗”分别指古代官员的职务,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显赫身份与如今的平凡生活。

“五亩喜闻粳稻熟,重阳还恨菊花迟”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节气的关注。五亩之田上稻谷丰收,让诗人感到喜悦;然而重阳佳节却未见菊花盛开,又让他略感遗憾。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敏感。

最后,“松寮竹谷逍遥地,时有山僧乞小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松林竹谷中的自在生活,时常有山僧来访,请求他写诗。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与周围人保持良好关系的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过去与现在不同生活状态的思考与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