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二首(其二)
明 · 钟芳
修词贵适用,岂谓争纤妍。
意逐神乃疲,玄珠甘弃捐。
卓哉无极翁,妙契追古贤。
图书发精蕴,一洗俗学偏。
年来三百载,灰烬不复燃。
末流枝叶繁,高处入空禅。
懵予竟何归,默坐思惘然。
意逐神乃疲,玄珠甘弃捐。
卓哉无极翁,妙契追古贤。
图书发精蕴,一洗俗学偏。
年来三百载,灰烬不复燃。
末流枝叶繁,高处入空禅。
懵予竟何归,默坐思惘然。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名为《有客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和对传统文学精髓的追求。
首句“修词贵适用,岂谓争纤妍”强调了诗歌创作的核心在于实用与内涵,而非单纯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接下来,“意逐神乃疲,玄珠甘弃捐”则揭示了创作过程中追求深邃意境的艰辛与牺牲,暗示了诗人愿意放弃表面的华丽,以求得精神上的满足与升华。
“卓哉无极翁,妙契追古贤”赞扬了一位卓越的诗人,他能够巧妙地与古代大师相契,继承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学的精髓。“图书发精蕴,一洗俗学偏”进一步阐述了这位诗人的作品能够揭示文学的深层含义,清除世俗学说中的偏见,展现出其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深度。
“年来三百载,灰烬不复燃”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曾经辉煌的作品逐渐被遗忘,而这位诗人的作品却如同不灭的火焰,持续散发光芒。“末流枝叶繁,高处入空禅”则将当前的文学状况与这位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指出当前文学创作中浮躁与浅薄的现象,而他的作品则如同高处的禅境,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懵予竟何归,默坐思惘然”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创作方向的反思与疑惑,以及在思考中产生的迷茫感。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对当下文学现状的批判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