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莫养正县丞独游钱塘南北山赏析

次韵莫养正县丞独游钱塘南北山

宋 · 张扩
老丞拄笏中了了,坐阅云阴变昏晓。
何为两脚苦未停,意在高山知者少。
昨日春从湖上归,颇觉沙鸥已驯扰。
游人但迟箫鼓来,滓秽清虚亦何好。
君今独行真得计,自有青螺如髻绕。
归来古锦开诗葩,笔下纵横发天巧。
遨头旧属罗浮伯,半夜春风鸣騕袅。
至今湖山索价高,妙语须君时一扫。
虽然愿君且努力,挂冠归休未宜早。
要当千户享封殖,岂但全家荷温饱。
此时还乡头未白,万钱买山慰潦倒。
摩挲拄杖不相忘,更伴重峦细穷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县丞独自游览钱塘南北山的情景,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深沉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老丞拄笏中了了”,以“老丞”自指,形象地刻画出一位年长官员手持手杖,从容不迫地欣赏山中美景的情态。“中了了”三字,既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着,“坐阅云阴变昏晓”一句,通过观察云层的变换,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感知,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何为两脚苦未停,意在高山知者少”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卓越的渴望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他似乎在说,尽管脚步不停,但真正能理解他内心追求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既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昨日春从湖上归,颇觉沙鸥已驯扰”描绘了诗人从湖边归来后,感受到沙鸥对其亲近的场景,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而“游人但迟箫鼓来,滓秽清虚亦何好”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的美在于内心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而非外在的喧嚣与繁华。

“君今独行真得计,自有青螺如髻绕”两句,赞美了诗人的独行之举,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周围环绕着如青螺般秀美的山峰,象征着诗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界的完美融合。

“归来古锦开诗葩,笔下纵横发天巧”描述了诗人归来后,以古锦为灵感,创作出充满诗意的作品,笔触自由奔放,展现出超凡的才华。

“遨头旧属罗浮伯,半夜春风鸣騕袅”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上的高雅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至今湖山索价高,妙语须君时一扫”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感慨,认为真正的艺术价值难以被世人所理解或认可,需要像诗人这样的创作者去揭示和传播。

最后,“虽然愿君且努力,挂冠归休未宜早”鼓励诗人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但同时也提醒他不要过于急躁,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享受生活,实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要当千户享封殖,岂但全家荷温饱”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充实和社会的认可。

“此时还乡头未白,万钱买山慰潦倒”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晚年生活,希望在山水之间安度余生,以此来抚慰一生的辛劳与挫折。

“摩挲拄杖不相忘,更伴重峦细穷讨”结尾处,诗人以拄杖为伴,继续探索山林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