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公美二首(其二)
宋 · 邓深
四至长沙熟物情,留题胜处记吾曾。
三生会是湖湘客,一钵浑如云水僧。
赢得身轻閒有味,尽从人笑老无能。
如君应饱田园乐,犹道啼饥有怨憎。
三生会是湖湘客,一钵浑如云水僧。
赢得身轻閒有味,尽从人笑老无能。
如君应饱田园乐,犹道啼饥有怨憎。
注释
四至:在长沙的经历。熟物情:熟悉当地风土人情。
留题:留下题诗。
胜处:风景优美之处。
三生:指前世今生。
湖湘客:湖湘地区的常客。
一钵:一只钵盂,象征僧侣的生活。
云水僧:云游四方的僧侣。
赢得:得到。
身轻:身体轻松。
尽从:都源于。
人笑:人们的嘲笑。
老无能:年老无能。
田园乐:田园生活的乐趣。
啼饥:饥饿时的啼哭。
有怨憎:有抱怨和厌恶。
翻译
我曾在长沙熟悉了各种事物,留下题诗记录我曾经的足迹。或许我前世今生都是湖湘之地的游子,像一个云游四方的僧侣,只带着一只钵盂。
如今我身体轻松,生活悠闲,人们却笑我老而无能。
像你这样的人,应该享受田园的乐趣,但仍有人会因饥饿而抱怨和厌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邓深所作,名为《次韵答公美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淡泊与豁达,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四至长沙熟物情,留题胜处记吾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沙一带风景的熟悉和喜爱,通过在美好的地方留下诗句来纪念自己曾经到过那里。
"三生会是湖湘客,一钵浑如云水僧。"
这里借用了“三生”之意,表达了诗人与长沙之间不仅仅是现世的缘分,而是一种跨越多个生命周期的情感纽带。同时,将自己比作一位身披云霞、如同水中之僧一般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赢得身轻閒有味,尽从人笑老无能。"
诗人通过“赢得身轻”来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而“閒有味”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和欣赏。最后,“尽从人笑老无能”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之见的超然态度,认为自己的选择虽然被别人视为无能,但自己却乐在其中。
"如君应饱田园乐,犹道啼饥有怨憎。"
这一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希望朋友也能够像诗人一样,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尽管外界可能会说他们俩都已经老了,且有些不满和抱怨,但诗人却希望朋友不要因此而感到饥饿或是怨恨。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豁达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通过对生活的淡泊看待,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享受田园生活的高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