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经废寺
萧条更值寒风后,黄叶深于旧路苔。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应亮的《秋后经废寺》描绘了一幅秋日寺庙的荒凉景象。"露槿霜枫秋满寺"一句,通过"露槿"和"霜枫"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满寺的落叶透露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瓦烟疏冷石床隈"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清,稀疏的炊烟和冰冷的石床角落,暗示着寺庙的荒废和僧侣的离去。
"萧条更值寒风后",在秋风之后的萧索景象更为明显,寒风吹过,黄叶飘零,堆积得比旧时的小径上的青苔还要深厚,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代谢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废寺秋景,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历史的沉思。
词语解释
风后的意思:相传为 黄帝 臣之一。《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举 风后 、 力牧 、 常先 、 大鸿 以治民。”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 风后 , 黄帝 三公也。” 张守节 正义:“四人皆帝臣也。”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借如 风后 、 力牧 ,左右 轩皇 , 萧何 、 曹参 ,谋猷 汉 室。”《云笈七籤》卷一百:“﹝ 黄帝 ﹞得 风后 於海隅,得 力牧 於大泽,即举 风后 以理民,初为侍中,后登为相。”...
寒风的意思:◎ 寒风 hánfēng[cold wind] 寒冷的北风寒风刺骨...
露槿的意思:即木槿。其花朝开暮落,如朝露易干,故称。 唐 卢纶 《秋夜同畅当宿藏公院》诗:“风萤方喜夜,露槿已伤秋。” 唐 皮日休 《新秋即事》诗之三:“露槿风杉满曲除,高秋无事似云庐。” 宋 苏轼 《问渊明》诗:“八百要有终, 彭祖 非永年。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王文诰 辑注:“《毛诗·郑风注疏》:‘木槿,其华朝生暮落。’”...
石床的意思:(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
疏冷的意思:亦作“疎冷”。恬淡;淡泊。 清 陈确 《遗祝凤师兄弟书》:“僕性疎冷,益不喜暱富贵人。”...
霜枫的意思:经霜的枫叶,其红如火,古诗文中将它比作离人之泪。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去岁羈帆 湘水 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宋 陆游 《醉赋》诗:“霜枫照茅屋,露菊插纱巾。” 清 陆豫 《台城路·秋砧》词:“石磴敲烟,霜枫坠叶,惹起离愁如许。”参见“ 霜林 ”。...
萧条的意思:◎ 萧条 xiāotiáo(1) [desolate;bleak]∶ 寂寥冷落;草木凋零四顾萧条。——宋· 姜夔《扬州慢》(2) [few]∶少我这样的行李萧条,未免叫他瞧不起。——《负曝闲谈》◎ 萧条 xiāotiáo[depression] 经济成长退缩经济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