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陈大鲁南游天宁寺二首(其二)
明 · 顾璘
峻岭香台峭,高林夏气清。
山分龙阜色,涧别虎溪名。
野酌临归鸟,昏钟吼卧鲸。
坐依云雾窟,那有市朝情。
山分龙阜色,涧别虎溪名。
野酌临归鸟,昏钟吼卧鲸。
坐依云雾窟,那有市朝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与陈大鲁南游天宁寺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山中夏日清幽的景象。首句“峻岭香台峭”写出了山势陡峭,香台(可能是指寺庙中的供奉之地)矗立于险峻之巅,显得格外峻秀。次句“高林夏气清”则点出林木葱郁,夏季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第三句“山分龙阜色”运用了龙阜的典故,暗示山势如龙脊般起伏,色彩斑斓。第四句“涧别虎溪名”进一步描绘了山涧的独特,以虎溪之名增添了神秘和历史感。第五句“野酌临归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野外畅饮,观赏归巢的鸟儿,享受自然的宁静。
最后一句“昏钟吼卧鲸”通过想象黄昏时分寺庙钟声回荡,犹如巨鲸长吼,形象地展现了寺庙的庄重与深沉。结尾“坐依云雾窟,那有市朝情”表达了诗人身处山中,远离尘世喧嚣,心境超脱,只有云雾缭绕的洞窟,没有世俗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宁寺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隐逸生活,流露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