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十一首(其十四)
持赠故交人,长唤不回首。
兰花岂不芬,故情岂不厚。
投之非所好,良意翻成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上山采摘兰花的情景。他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却未能采满双手,可见他对兰花的珍视和寻找的专注。他将这些兰花作为礼物,想赠予旧友,然而即使呼唤,友人也不回头,似乎并未领会诗人的心意。诗人感叹,兰花虽然芬芳,自己的深情厚谊也并非对方所需,反而这份美好的心意被误解为不适当,显得美意变成了丑陋。
诗中通过兰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与失落,以及对人际交往中误解的感慨。刘基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人际关系的洞察。
词语解释
不回的意思: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持赠的意思:持物赠人。 宋 欧阳修 《乞药呈梅圣俞》诗:“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风雪盈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 江 南。”...
非所的意思:(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故情的意思:(1).旧事。《史记·陈涉世家》:“客出入愈益发舒,言 陈王 故情。或説 陈王 曰:‘客愚无知,顓妄言,轻威。’ 陈王 斩之。”(2).旧情。 唐 王昌龄 《李四仓曹宅夜饮》诗:“霜天留饮故情欢,银烛金炉夜不寒。” 唐 韦应物 《昭国里第听元老师弹琴》诗:“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 明 刘基 《感怀》诗之十四:“兰花岂不芬?故情岂不厚?”...
故交的意思:旧交、老朋友...
回首的意思:[释义](1) (动)把头转向后方。 (2) (动)〈书〉回顾;回忆。回首往事。(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回|首...
尽日的意思:(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兰花的意思:[释义](名)草木植物,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也叫春兰。即建兰,草木植物,夏季开花,淡黄绿色,色味香,供观赏。俗称兰草。 [构成]偏正式:兰(花 [例句]兰花早就凋败了。(作主语)...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山采的意思:谓入山采伐。《史记·循吏列传》:“秋冬则劝民山採,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乘多水时出材竹。”...
上山的意思:◎ 上山 shàngshān(1) [climb up mountains]∶爬山,进山上山拾草(2) [die and be buried] 〈方〉∶指人死亡,埋葬(3) [silk worms begin to spin cocoons] 〈方〉∶蚕的上簇谁也料得到这些“宝宝”上山前还得吃多少叶。——茅盾《春蚕》...
幽兰的意思:(1).兰花。《楚辞·离骚》:“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前蜀 韦庄 《上春词》:“幽兰报暖紫芽折,夭花愁艷蝶飞迴。” 陈毅 《冬夜杂咏·幽兰》:“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2).古琴曲名。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臣援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曹风》以麻衣比色, 楚 謡以《幽兰》儷曲。” 唐 白居易 《听幽兰》诗:“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慇懃更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