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
清 · 柴静仪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鉴赏
这首清代柴静仪的诗《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孙的深深关切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孙作为廉洁官员,虽然勤奋读书却未能早得功名,只能返回故乡,面临内外忧患。深夜接到远行命令,诗人借星光河流之景,寓言行云有归期而游子无定,表达了对友人离家远行的不舍与担忧。最后,诗人的眼泪洒落在高堂,象征着旅程的艰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