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山寄隐
宋 · 真山民
寄隐幽踪何处寻,春风十里薜萝深。
青山不说是非事,黄鸟自赓长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脚,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应误放桃花出,惹得渔翁话古今。
青山不说是非事,黄鸟自赓长短吟。
百折畏途休著脚,十分明月是知心。
不应误放桃花出,惹得渔翁话古今。
注释
何处:哪里。薜萝:薜荔和女萝,常用于形容隐士居所。
是非事:人间的是非纷争。
赓:应和,此处指黄鸟歌唱。
休著脚:不必再前行。
十分明月:明亮的月光。
误放:随意释放。
渔翁:渔夫。
翻译
寻找那隐秘之处究竟在哪里,春风拂过十里的薜荔丛中深深藏。青翠的山峦不参与人间的是非纷争,黄莺自在地唱着长短不一的歌谣。
在充满曲折的道路上,不必再前行,因为明亮的月光如同知己般陪伴。
不应随意让桃花盛开,以免引起渔夫们无尽的谈论古今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刘伯山在寻找一个幽静的隐居之地,春风中穿过深深的薜荔和萝藤,展现出环境的清幽。他寄寓的情感是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宁静,不愿卷入是非纷争。
"青山不说是非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仰,认为山色无言,不参与人间的是非;"黄鸟自赓长短吟"则以黄鸟的自由鸣唱象征内心的自由自在。诗人告诫自己在人生旅途中,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如同欣赏那照亮前路的“十分明月”。
最后一句“不应误放桃花出”寓意着诗人不想因自己的行为而引起外界的注意或争议,以免打扰到隐居的清净,甚至引发渔翁的闲谈,谈论古今之事。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