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禅房次危太朴韵
元 · 张翥
一箪小寄青莲宇,尺土巍临白玉京。
名药晒庭分草木,好诗书壁杂真行。
劫尘息后心源净,僧腊高来颔雪生。
我住巷南师巷北,相过谈到暮钟声。
名药晒庭分草木,好诗书壁杂真行。
劫尘息后心源净,僧腊高来颔雪生。
我住巷南师巷北,相过谈到暮钟声。
鉴赏
这首元代张翥的《北山禅房次危太朴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首句“一箪小寄青莲宇”,以简朴的竹篮寓指禅房的清幽,暗示诗人身处佛教圣地,心境如青莲般纯洁。次句“尺土巍临白玉京”,则将禅房所在的山地比作白玉京(道教中的仙都),强调其崇高与神圣。
“名药晒庭分草木”写的是禅房周围种植着珍贵药材,体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朴素态度。接下来,“好诗书壁杂真行”则展现了禅房内书香四溢,墙壁上挂着书法作品,既有禅意又有文人气息。
“劫尘息后心源净”表达出在经历过世间沧桑之后,禅修者内心达到了宁静与纯净。最后一句“僧腊高来颔雪生”描绘了年长的僧人面容慈祥,颔下似有积雪,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们的修行岁月和智慧。
全诗通过描绘禅房的环境和生活细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生活,以及诗人与僧人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结尾处的“我住巷南师巷北,相过谈到暮钟声”,则流露出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度过宁静时光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