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七)赏析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其七)

宋 · 杨万里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
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注释

行:行穿。
诘曲:弯曲不直。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野店:乡村小店。
柴门:简陋木门。
半未开:尚未完全打开。
皂荚树:一种常绿乔木,果实可制肥皂。
阴:树荫。
黄草屋:用黄草搭建的房屋。
隔篱:隔着篱笆。
犬吠:狗叫。
出头来:探出头来。

翻译

道路蜿蜒曲折,前方的山中小店和柴门大多还未开启。
在皂荚树的阴凉下,有一间黄色茅草屋,篱笆那边传来狗的叫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早晨乡村生活的诗句,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象。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

这里“诘曲”指的是崎岖不平的小路,“崔嵬”形容道路的高低不平。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踏着崎岖的小路行走的情景,而周围的野店还没有开始营业,柴门半掩,显得十分宁静。

"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皂荚”是一种果实,“树阴黄草屋”则形容了房屋周围被树荫覆盖,草地上散落着黄色的果实。这里传达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而“隔篱犬吠出头来”则描绘了隔着栅栏,小狗探出头来吠叫的情形。

这首诗通过对早晨乡村景物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平凡生活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悟。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他们往往喜欢在平淡中寻找生命的活力与诗意的寄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