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监院应公
明 · 释今鸷
僧多六十作閒人,君正勤劳在六旬。
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
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
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
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
鉴赏
这首诗以“寿监院应公”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鸷所作。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年逾六旬的僧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首句“僧多六十作閒人”,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年过六十的僧人比喻为众多僧人中的“闲人”,强调其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心境。接着,“君正勤劳在六旬”则通过对比,指出这位僧人虽已年迈,却依然勤勉不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坚韧与毅力。
“心等虚空无彼我,病除四大益精神”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僧人的内心世界。他将心灵比作虚空,摒弃了自我与他者的分别,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与情感束缚的精神境界。同时,通过祛除身体的病痛,使精神更加饱满与健康。
“可知难处真如幻,莫作歧看冤亦亲”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面对困难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与偏见,但实际上,这些困难不过是虚幻的存在。因此,不应因一时的误解而伤害他人,而是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最后,“吾道埋头风雪下,不须飏颂落声尘”两句,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仰与追求。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要坚持自己的道路,无需过多地宣扬或在意外界的评价,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坚守与实践。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的描绘与哲理的探讨,展现了对超然物外、内心纯净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