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简上人赋古色轩(其一)
宋 · 王谌
简师得道不参禅,燕坐常居古色轩。
夏禹告功遗迹在,任公垂钓有车存。
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岩月一痕。
何日短筇尘外去,瓣香来此叩玄门。
夏禹告功遗迹在,任公垂钓有车存。
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岩月一痕。
何日短筇尘外去,瓣香来此叩玄门。
注释
简师:指修道之人。燕坐:静坐。
古色轩:古色古香的屋舍。
夏禹:古代治水的大禹。
遗迹:遗留的痕迹。
任公:古代的任公子,传说中的钓鱼高手。
垂钓:钓鱼。
车存:遗留的车辆。
海通泉洞:与海洋相通的泉水洞穴。
深千尺:非常深。
寺映重岩:寺庙倒映在层层叠叠的山岩上。
月一痕:月光如痕。
短筇:短竹杖。
尘外:世俗之外。
瓣香:供奉神佛的香。
叩玄门:敲击神秘之门,指寻求佛法。
翻译
简师修道不依赖禅定,常常静坐在古色轩中。大禹治水的功绩遗迹尚在,任公子钓鱼的旧地车辆犹存。
大海相通的泉洞深达千尺,寺庙映照在重重山岩间,月光仅留一线。
何时能持着竹杖离开尘世,带着虔诚之心来到这里,叩响玄妙之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谌的作品,名为《为简上人赋古色轩(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禅意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简师得道不参禅,燕坐常居古色轩。"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简上人”的赞赏,他已经悟到了道,达到了不需要再修禅定的境界,而是安坐在古朴的轩室之中。
"夏禹告功遗迹在,任公垂钓有车存。"
这两句提到夏禹(大禹)告成之功的遗迹仍然存在,以及任公垂钓(钓鱼)的故事,都被保存下来。这里诗人通过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了对过去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怀念。
"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岩月一痕。"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泉水与大海相连,形成深不见底的洞穴;而寺庙则依傍在层叠的山岩之中,月光洒落,只照亮了一个角落。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宏伟山水之美的描绘能力。
"何日短筇尘外去,瓣香来此叩玄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能离尘世俗,带着简陋的竹杖(短筇)离开红尘,而瓣香则象征着清净之物,来到这里敲响那神秘的玄之门。这里“玄门”可能指的是禅学中的最高境界,或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