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明洪生日示之(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角髻双垂小,桃花戴亦宜。
犹令作娇女,未敢说佳儿。
九岁蒙难发,三经读已迟。
图书吾畎亩,望汝更耘耔。
犹令作娇女,未敢说佳儿。
九岁蒙难发,三经读已迟。
图书吾畎亩,望汝更耘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岁孩童在明末清初时期的生活境遇和教育背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角髻双垂小”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孩童的天真与可爱。桃花作为装饰物,不仅适合于孩童的装扮,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犹令作娇女,未敢说佳儿”,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孩童的宠爱之情,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担忧。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孩童的成长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九岁蒙难发,三经读已迟”,点出了孩童在九岁时才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较为晚的年龄,反映了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同时,“三经读已迟”也暗示了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知识获取的紧迫性。
“图书吾畎亩,望汝更耘耔”,最后一句将学习比作耕耘田地,寓意着知识的积累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辛勤。诗人寄予了对孩童未来发展的深切期望,希望他能像农民耕种土地一样,不断努力,收获知识的果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孩童的纯真与成长的不易,也蕴含了对教育、时代背景以及个人发展深思熟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