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罗员外衮
唐 · 黄滔
灞陵桥外驻征辕,此一分飞十六年。
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
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豸角戴时垂素发,鸡香含处隔青天。
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
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灞陵桥:古代长安附近的桥。征辕:远行的车驾。
十六年:时间跨度,表示分离之久。
豸角:古代官吏的冠饰,象征公正。
素发:白发,指年纪大。
鸡香:代指文房四宝中的墨香。
班马:班固和司马迁,均为著名史学家,此处借指文才。
笔削权:指写作和修改的权力。
鄜延:古地名,位于今陕西延安一带。
翻译
在灞陵桥外停下远行的车驾,这次分离已过去了十六年。那时我头戴獬豸冠,满头白发,每当闻到笔墨香,仿佛与青天相隔遥远。
美丽的园林难以寄托我隐居的心愿,如今只能握笔为文,权衡取舍。
怎能忘记初次相遇的地方,那是秋风明月照耀下的鄜延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重逢的感伤情怀,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诗人通过灞陵桥外的驻军营帐,触发了十六年前一段刻骨铭心的分离记忆。豸角戴时,素发垂银,是岁月在头顶留下的痕迹;鸡香飘散,却只能隔着窗户感受到,那种美好与自己似乎总是保持着一定距离。绮园难以收藏的心意,林栖的鸟儿也无法表达诗人的深情;班马须持笔削权,或许是在暗示即使是权力也无法留住时光。
最后两句“可忘自初相识地,秋风明月客鄜延”,表达了对最初相遇之地的难以忘怀,以及在秋风中,明月下,诗人身为客者,感受着孤独与漫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