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石适中(其一)
宋 · 邹浩
剸犀翻羽早称奇,亨会难遭但布衣。
不使牙筹烦伯仲,果然玉树照庭闱。
灵台久已天昭鉴,奏籍初闻子发挥。
三世簪缨正无恙,如何遽作百年归。
不使牙筹烦伯仲,果然玉树照庭闱。
灵台久已天昭鉴,奏籍初闻子发挥。
三世簪缨正无恙,如何遽作百年归。
鉴赏
这首挽诗《挽石适中(其一)》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哀悼逝者石适中的辞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生前品德的赞誉。
首句“剸犀翻羽早称奇”,以犀牛角和飞箭比喻石适中的非凡才能,赞其早年即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接着“亨会难遭但布衣”一句,感叹在如此难得的机遇面前,石适中却只能以平民身份参与其中,流露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不使牙筹烦伯仲,果然玉树照庭闱”两句,进一步赞扬石适中的智慧与德行,暗示他虽未显赫于庙堂之上,却以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照亮了家庭与社会。这里的“牙筹”指古代计算工具,暗喻石适中虽未直接参与决策,但其智慧同样能影响他人;“玉树”则象征其高洁的品性如玉树临风,令人敬仰。
“灵台久已天昭鉴,奏籍初闻子发挥”两句,表达了对石适中道德品质的肯定,认为他的内心如同清澈的灵台,早已被上天明察;而今,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他的贡献与价值。
最后,“三世簪缨正无恙,如何遽作百年归”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之情。虽然石适中家族三代都保持了良好的声誉,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却未能亲眼见证家族的繁荣昌盛,便匆匆离世,享年百岁。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缅怀与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