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花翁冬日三诗(其二)赏析

次花翁冬日三诗(其二)

宋 · 杜范
人心天理两相关,无奈花翁尽日闲。
丽服靓妆纷拜节,弊衣短策自怡颜。
已闻瞥尔寻幽去,又见陶然向市还。
住世世尘尘不染,梅花好处即孤山。

注释

人心:人的内心。
天理:自然法则或道德准则。
尽日闲:整天无所事事。
丽服靓妆:华丽的服装和妆容。
拜节:庆祝节日。
弊衣短策:破旧的衣服和简陋的拐杖。
怡颜:使脸色愉悦。
瞥尔:短暂地。
寻幽:寻找幽静之地。
陶然:愉快的样子。
向市还:返回市集。
世尘:世俗尘嚣。
不染:不受污染。
梅花好处:梅花盛开的美好时节。
孤山: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花翁的居所。

翻译

人的内心与天理紧密相连,但花翁却整日无所事事。
穿着华丽的人们纷纷庆祝节日,而朴素之人则独自享受简朴的快乐。
听说他短暂地离开寻找幽静,又悠然自得地返回市集。
他在世间生活,不受世俗污染,梅花盛开的地方就是他的孤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士形象。"人心天理两相关,"表明他认同并遵循自然而又崇高的道德法则。"无奈花翁尽日闲。"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自己的清净自守。

接着,"丽服靓妆纷拜节,弊衣短策自怡颜。"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华丽的盛装与简朴的衣着,展示了不同人生的选择和追求。诗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以简约之态自得其乐。

"已闻瞥尔寻幽去,又见陶然向市还。"则是对同道中人的关注和理解,既有隐居的选择,也有重返红尘的现实,或许诗人在表达一种理解和尊重每个人生存状态的态度。

最后,"住世世尘尘不染,梅花好处即孤山。"则是对那种超然物外、保持本真自我的生活态度的赞美。梅花常象征着高洁和坚守,"孤山"则给人以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是一篇表达清高脱俗思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