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兴六首(其二)
宋 · 张耒
水落桥痕在,沙乾岸草枯。
霜馀槐老壮,风际竹清疏。
啄木高逾响,鹡鸰飞且呼。
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霜馀槐老壮,风际竹清疏。
啄木高逾响,鹡鸰飞且呼。
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注释
水落:水面下降。桥痕:桥的痕迹。
沙乾:沙滩干燥。
岸草枯:岸边草木枯萎。
霜馀:秋霜之后。
槐老壮:槐树苍老而挺拔。
风际:风中。
竹清疏:竹林稀疏清新。
啄木高逾响:啄木鸟叫声在高处回荡。
鹡鸰飞且呼:鹡鸰鸟边飞边叫。
亲友绝:与亲朋好友断绝联系。
对禽鱼:独自面对禽鸟和鱼儿。
翻译
水面下降后,桥的痕迹依然可见,沙滩上的沙子变得干燥,岸边的草木也已枯萎。秋霜过后,槐树显得更加苍老而挺拔,竹林在风中显得稀疏而清新。
啄木鸟的叫声在高处回荡,更为响亮,鹡鸰鸟一边飞一边呼唤同伴。
已经两年没有与亲朋好友相见,只剩下我独自对着禽鸟和鱼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开篇“水落桥痕在,沙乾岸草枯”两句,以淡定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冬日河岸的萧瑟景象,水落下去了,桥上留下的痕迹昭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河岸上的砂子干涸,野草也已枯黄。
接着,“霜馀槐老壮,风际竹清疏”两句,则写出了冬日树木的坚守与竹子的清婉。霜冻后的槐树依旧显得雄壮有力,而被风吹过的竹子则发出清脆的声音。
“啄木高逾响,鹡鸰飞且呼”两句中,“啄木”即啄木鸟,它在高处啄食声响四溢,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鹡鸰飞且呼”的“鹡鸰”指的是一种小型水鸟,它们在空中飞翔时发出了呼唤声,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生动活泼的画面。
最后,“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时间流逝已久,亲朋好友都已离散,只剩下对着鸟兽发声,这种交流成为了诗人唯一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断绝的感怀,展现了诗人在冬日里孤独而又坚韧不拔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