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其一)
明 · 邹元标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
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佛教中关于生死和存在的哲学问题。诗人以“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开篇,引用了栖霞山僧人的典故,暗示了对佛教修行者生活状态的思考。接着,“非生非死应须识”,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即生命的形态并非简单的生与死,而是更复杂的存在状态。最后,“莫向岩头又著书”,则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讨上,而应该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避免陷入文字的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对佛教哲理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人生哲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