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程子充少监家藏二诗遗墨赏析

题程子充少监家藏二诗遗墨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教子惟欲谄,嫁女惟欲官。
床屏触头乃翁怒,文书衔袖媒姥谩。
痴人一笑可绝倒,古训相传良独难。
大夫有愧程监察,上谷敢望元遗山。
易箦微言尚典刑,出门别语重丁宁。
子无橐装与宝剑,女无绣褥与金屏。
各赠骊珠五十六,藏在肺腑为深铭。
梓乔俯仰俱莫及,冰玉清润尤相形。
水衡使者直而温,遗山宅相监察孙。
禔身务学承先志,范世传家示格言。
正大去今八十年,流风遗俗犹有存。
谁能题诗墓柏下,使两仙翁起九原。

注释

谄:巴结奉承。
官:高官。
乃翁:父亲。
谩:空洞无物。
痴人:傻笑之人。
遗山:元遗山,古代文人。
典刑:公正的典范。
别语:出门前的叮嘱。
橐装:贵重物品。
绣褥:华丽的被褥。
骊珠:珍贵的珍珠。
梓乔:比喻高洁的人。
水衡使者:公正的官员。
禔身:修身养性。
流风遗俗:遗留的风俗习惯。
墓柏:墓地的柏树。
九原:指地下,古代称九泉为地下。

翻译

教育孩子只想巴结奉承,出嫁女儿只求能攀高官。
床边屏风触怒了父亲,媒婆口中的文书空洞无物。
傻笑之人让人倾倒,古训虽好却难以实行。
身为大夫有愧于程氏监察,上谷之地怎敢期望元遗山的才德。
临终遗言仍显公正,出门前的叮嘱尤为深切。
儿子无需携带贵重物品,女儿不必期待华丽嫁妆。
各自赠送价值不菲的珍珠,铭记在心深处。
梓木和乔木的比喻,无人能及,冰玉的清纯更显对比。
水衡使者公正且温和,遗山宅的监察孙继承了美德。
修身学习以承继先辈遗志,规范世风传承家训。
这种正直风气距今已有八十年,但仍有留存。
谁能在此柏树下的墓碑上题诗,让两位仙翁在地下也能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题为《题程子充少监家藏二诗遗墨》。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家庭教育中的不良风气,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权势和物质的父母,如“教子惟欲谄,嫁女惟欲官”。他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子女缺乏真才实学,违背了古训的淳朴之道。

诗人以程氏家族为例,程监察(程子充)虽有监察之职,但其家庭教育却未能做到以正直和学问为本,与古代贤人如大夫、元遗山(元好问)的教诲形成对比。程子充的儿子没有得到真正的财富——知识和品格,女儿也没有得到精神上的丰富——读书和修养。

诗中提到易箦(临终前的遗言)和出门别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子孙的品德和学业的引导。诗人希望程家能传承正直、清廉的家风,以梓乔(高大的树木)和冰玉为榜样,教育后代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最后,诗人感慨程家的家风虽然历经八十年,但仍有所留存,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能有人能在此墓柏下题诗,让逝去的祖先为之感动的期待。整首诗以家庭教育为主题,寓含了对传统美德的呼唤和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