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其二)赏析

初冬携舟至平水溪口由望仙桥入宝严寺夜宿澄公房(其二)

清 · 李慈铭
云门外六院,兹地据丹麓。
入门仍见山,古藓一庭绿。
松阴飐双幡,经坛散炉馥。
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
颇忆湛然师,尘锡参道俗。
先贤习元悟,往往寄高躅。
禅房留定云,蒲褐此间宿。
茶火伴夜深,山志静可读。
天风摇殿铃,时闻暗泉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冬时节游览宝严寺的所见所感。首句“云门外六院”点明了地点,寺庙位于云雾缭绕之外,规模宏大。接下来的“兹地据丹麓”则强调了寺庙地理位置的独特,坐落在红色山麓之间。

诗人步入寺门,满眼皆是翠绿的古苔藓,营造出宁静清幽的氛围。“入门仍见山”进一步突显了山寺的自然风貌。松树下的幡影轻轻摇曳,经坛上香烟袅袅,显示出修行者的虔诚与禅意。“龛石栖寒花,厨烟出深竹”细致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花儿在石龛中静静开放,炊烟从竹林深处升起,富有禅意和生活气息。

诗人回忆起过去的高僧湛然师,他的生活简朴而深得禅理,这种精神在寺庙中得以延续。澄公房成为诗人夜晚的居所,他伴着茶火,静静地阅读,享受着山中的寂静与安宁。夜晚,天风吹动殿铃,暗泉声断续传来,更增添了寺庙的静谧与神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宝严寺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展现了清寂的禅宗世界和对先贤智慧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