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后戴山游眺偕黄孝廉陈茂才赏析

雨后戴山游眺偕黄孝廉陈茂才

元末明初 · 张羽
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
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
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
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
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
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
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
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
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后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开篇即点出雨后的环境,限制了行人的脚步,却也激发了作者超越现实的思绪,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接着,“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眼前小山丘的可爱之处,即使它不及高耸的山峰,但也能带来乐趣。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表达了作者渴望远眺东山,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感慨。然而,“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一句转折,揭示了当前的天气状况,雾气弥漫,视线受阻,无法如愿远眺。

接下来,“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描绘了乌云遮天、视野模糊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压抑的氛围。“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表达了因视线受阻而无法仰望天空的感受,似乎在感叹自然界的不可预测性。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困扰与不安,尽管面对自然美景,却难以从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表达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获得的一丝感悟,但这种感悟并未能彻底解决内心的困惑。

最后,“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表明作者试图从内心深处寻找光明与开阔,认为外界的阻碍并非不可逾越。“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引用典故,暗示真正的君子之道在于内在修养,而非外在表现。“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则是对个人修为的进一步阐述,强调内在的转化比外在的炫耀更为重要。

“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表达了作者希望摆脱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景的描绘,以及作者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词语解释

八表的意思:◎ 八表 bābiǎo[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又称八荒。指极远地方...

白日的意思:◎ 白日 báirì(1) [day;daytime]∶白天(2) [sun]∶太阳白日依山尽。——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3) [time]∶泛指时光浪费白日...

卑栖的意思:谓居于低下的地位。 唐 皇甫冉 《送田济之扬州赴选》诗:“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宋 范仲淹 《西溪书事》诗:“卑栖曾未託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

超然的意思:[释义](形)不站在对立各方的任何一方面。 [构成]附加式 [例句]这个人一向态度超然。(作谓语)超然的处事方法使他少了很多麻烦。(作定语)...

川原的意思:(1).江河之源。《国语·周语下》:“且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2).指江河。《汉书·沟洫志赞》:“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於 四瀆 ,而 河 为宗。”(3).河流与原野。 唐 陈子昂 《晚次乐乡县》诗:“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唐 杜甫 《垂老别》诗:“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4).指原野。 宋 王安石 《出郊》诗:“川原一片緑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 陈毅 《过黄泛区书所见》诗:“三过黄泛区,走跄踉。川原水洗,城社荒落,满目凄凉。”...

此时的意思: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东山的意思:(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耳目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见闻。耳目一新。(作主语) (2) (名)指替人刺探消息的人。他是敌人的耳目。(作宾语) [构成]并列式:耳+目...

非所的意思:(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犹非时也。”(2).不是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监狱、边荒之地等。《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錮闭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阴注阳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谓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 康熙 癸未,状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场事牵涉,卒於非所。”...

伏雌的意思:指母鸡。《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秦百里奚妻琴歌一》:“ 百里奚 ,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张 问其僕:‘主人饭未?’答云:‘中厨无餚,尚竢伏雌生卵耳!’” 清 钱谦益 《汪君六十序》:“禾稼既纳,酌冻醪,烹伏雌,与比邻故旧,契阔谈讌。”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灶下炊扊扅,釜中烹伏雌。”...

伏雌的意思:指母鸡。《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秦百里奚妻琴歌一》:“ 百里奚 ,五羊皮。忆别时,烹伏雌,炊扊扅。今日富贵忘我为!”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 张 问其僕:‘主人饭未?’答云:‘中厨无餚,尚竢伏雌生卵耳!’” 清 钱谦益 《汪君六十序》:“禾稼既纳,酌冻醪,烹伏雌,与比邻故旧,契阔谈讌。” 程善之 《春日杂感》诗:“灶下炊扊扅,釜中烹伏雌。”...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怀远的意思:安抚边远的人。《左传·僖公七年》:“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周书·武帝纪下》:“若其怀远以德,则尔难以德绥;处隣以义,则尔难以义服。”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史稿·礼志九》:“至按歷 蒙 藩,曲加恩意,尤为怀远宏略。”...

积雨的意思:◎ 积雨 jīyǔ[prolonged raining] 长久下雨积雨成灾...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龙见的意思:(1).《易·乾》:“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高亨 注:“龙出现于田中,比喻大人活动于民间,人见之则有利。”后因以“龙见”指王者能有治绩。《庄子·在宥》:“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成玄英 疏:“圣人寂同死尸寂泊,动类飞龙在天。”(2).喻羽化而登仙。《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李善 注:“进谓求仙也,退谓处俗也。”(3).《易·乾》:“云从龙,风从虎。”“龙”喻事物的主干,因以“龙见”喻文章根本已立。 晋 陆机 《文赋》:“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 郭绍虞 等注...

漫漫的意思:[释义](形)(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构成]重叠式 [例句]漫漫长夜。(作定语)四野白雪漫漫。(作谓语)[同音]曼曼、缦缦...

默化的意思:(1).指人的思想或品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弘明集·正诬论》:“圣哲所兴,岂有常地?或发音于此,默化于彼。形教万方,而理运不差。”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潜消其鄙吝,默化其麤顽。” 高歌 《人道主义的失败》:“和他亲近的朋友,无形中都受了他的默化。”(2).指为人所不知不觉的变更。 宋 苏轼 《与周文之书》:“ 岭 南无大寒甚暑,秋冬之交,勾萌盗发,春夏之际,柯叶潜改,四时之运默化而人不知。”...

内照的意思:(1).光照室内;光照内部。 汉 张衡 《西京赋》:“流景内照,引曜日月。”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晨光内照,流景外烻。”(2).引申指内自省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然 南子 知贤者不为冥冥堕行,而卒不能回光内照,改其淫佚。”(3).谓姿质清朗。照,明。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少保步陆碑》:“公仪表外明,风神内照。”...

齐物的意思:(1). 春秋 、 战国 时 老庄 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 庄子 的《齐物论》中。 晋 刘琨 《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 老 庄 之齐物,近嘉 阮生 之放旷。” 宋 王安石 《季子》:“昔 庄周 丧其妻,鼓盆而歌; 东门吴 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2).使万物生长齐整。《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千仞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深。古以八尺为仞。《庄子·秋水》:“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千仞之高,人不轻凌。” 晋 司马彪 《赠山涛》诗:“上凌青云霓,下临千仞谷。” 清 方文 《陈卧子子龙》诗:“惠心烛千仞,雄风扇八区。”...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尸居的意思:(1).谓安居而无为。《庄子·天运》:“然则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 成玄英 疏:“言至人其处也若死尸之安居。”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是以君子恭己,不恤乎莫与;至人尸居,心遗乎毁誉。”《新五代史·一行传·张荐明》:“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袵席之间可以治天下也。”(2).指居位而不尽职。 宋 欧阳修 《送韩子华》诗:“諫垣尸居职业废,朝事汲汲劳精神。” 清 包世臣 《<东海记>传奇叙》:“然亦安知其非逆料尸居者之听必不聪,而不忍以纯白之身,见辱伍伯,为此...

通蔽的意思:犹通弊。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四》:“为生计而不为死计,为子孙计而不为身心计者,好利之通蔽也;为身后名字计而不为身后性命计者,好名之通蔽也。” 清 魏源 《默觚上·筹河篇中》:“但慕师古,无裨实用,斯则书生之通蔽已。”...

物变的意思: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玄云的意思:(1).黑云,浓云。《楚辞·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三国 魏 曹植 《愁霖赋》:“瞻玄云之晻晻兮,听长空之淋淋。” 唐 杜甫 《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数看黄雾乱玄云,时听严风折乔木。” 鲁迅 《无题》诗之一:“故乡黯黯锁玄云,遥夜迢迢隔上春。”(2).古指冬官。 北周 庾信 《同州刺史尒绵永神道碑》:“夏官司武,待白露而治兵;冬官考工,记玄云而授职。” 倪璠 注:“ 服虔 曰:‘ 黄帝 以云名官,春官为青云氏,夏官为縉云氏,秋官为白云氏,冬官为黑云氏,中官为黄云氏。’冬官...

遗患的意思:◎ 遗患 yíhuàn[calamity] 留下祸患养虎遗患...

游步的意思:(1).漫游。《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 博陵 崔州平 、 潁川 徐庶 元直 与 亮 友善,谓为信然”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若使游步中华,骋其龙光,岂夫多士所能沉翳哉!”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怪洋三则》:“因见天宇晴爽,有七十餘人,相拉游步上山。”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其他若史上著名之地,或名人故居,祠宇,坟墓等,亦当令地方议定,施以爱护,或加修饰,为国人观瞻游步之所。”(2).涉猎。《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正始 九年举秀才”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

由来的意思:◎ 由来 yóulái(1) [origin](2) 事情发生的原因(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由来已久...

远观的意思:(1).远望。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古者每门树两观於其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 宋 周敦颐 《爱莲说》:“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2).谓看得深远。《淮南子·要略》:“乃以明物类之感,同气之应,阴阳之合,形埒之朕,所以令人远观博见者也。”...

云汉的意思:◎ 云汉 yúnhàn(1) [the Milky Way]∶银河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2) [the skies]∶ 高空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张九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昭旷的意思:犹言开朗豁达。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於昭旷之道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清 魏源 《青浪滩夜雨》诗:“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旷。”...

子道的意思: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史记·五帝本纪》:“ 舜 父 瞽叟 顽,母嚚,弟 象 傲,皆欲杀 舜 。 舜 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汉书·五行志上》:“ 董仲舒 以为 成 ( 鲁成公 )居丧亡哀戚心,数兴兵战伐,故天灾其父庙,示失子道,不能奉宗庙也。”《孔丛子·嘉言》:“ 文王 之兴,附者六州。六州之众,各以子道来。故区区之臺,未及期日而已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