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镇城寺
宋 · 王遂
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
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
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
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
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
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
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风:形容风力大。挟:带动,裹挟。
潮头:海潮的最前端。
雷将雨脚俱:雷声伴随雨点一起落下。
天应念民物:天意应该顾念百姓和万物。
地得限江湖:大地的自然规律限制了江河的泛滥。
限:限制。
江湖:这里指江河。
凿堰:挖掘堤坝或沟渠。
流平:水流变得平稳。
颓堤:损坏的堤坝。
不眠:失眠。
频问晓:频繁询问天亮的时间。
白欲上人须:白发似乎催促我快老去。
翻译
风带着潮水涌来,雷声与雨点一起落下。苍天应该体谅百姓和万物,大地得以限制江河的泛滥。
筑起的堤坝尚未使水流平缓,倒塌的堤岸让浪涛涌入。
我彻夜难眠,多次询问天明何时到来,白发似乎在催促我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风雨交加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动荡变化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民间疾苦和国家安危的关切。开头两句“风挟潮头上,雷将雨脚俱”,生动地描绘出狂风怒吼、电闪雷鸣、大雨即将倾盆而下的紧张气氛。
接着,“天应念民物,地得限江湖”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里的“天应”和“地得”,暗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思,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法则和人间福祉的深刻理解。
中间两句“凿堰流平未,颓堤浪入无”则转向了具体景象,形容山洪暴发、堤防崩溃的情状。其中,“凿堰流平未”表现出水势汹涌而又控制不住的局面;“颓堤浪入无”则描绘出了堤岸破裂、波涛滚滚如同进入一个无边界的混沌。
末尾两句,“不眠频问晓,白欲上人须”,流露出诗人因忧心民生而不得安眠,反复询问夜色何时能退,希望天色转明、光照人间的迫切情怀。这里“白欲上人须”中的“白”字,既可以理解为时间上的“早晨”,也隐喻着诗人心中对光明与和平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暴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和民间疾苦的关切,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所持有的忧虑和希望。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篇情感真挚且充满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