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泐潭乾和尚真赞赏析

泐潭乾和尚真赞

宋 · 黄庭坚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庵内人不见庵外事。
赵州犹是担扳,秋毫不稳。
方丈前万仞深坑,但到牢关柱杖子。
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
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

拼音版原文

píngchángxīnshìdàonánquánzhīzhǎyǎnānnèirénjiànānwàishì

zhàozhōuyóushìdānbānqiūháowěn

fāngzhàngqiánwànrènshēnkēngdàndàoláoguānzhùzhàng

tiānxiàhéngxíngpíngjìngmiànshíshíshī

jièwènshìshuítándàorénpíngxiānglǎo

注释

平常心:指内心平静,不为外界所动的修行境界。
南泉:唐代禅师。
赵州:唐代禅宗大师赵州从谂。
秋毫:极微小的事物。
方丈:寺庙住持的居所。
牢关:坚固的关隘。
柱杖子:禅杖。
横行:纵横无阻。
实如石师子:像石头狮子一样稳固不动。
泐潭道人:泐潭的禅师。
萍乡老子:萍乡的老者,可能指代某位知名禅师。

翻译

平常心就是修行之道,南泉大师只需微微眨眼,庵内的人却看不见庵外的纷扰。
赵州禅师依然肩负重担,对细微之事也保持警觉。
在方丈殿前,有一道万仞深的沟壑,但他只依赖禅杖支撑前行。
他的行为举止如同横行世间,却又如镜面般平静,石头狮子般坚定。
请问这是何人?他是泐潭的道人,还是萍乡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泐潭乾和尚的赞颂,以禅宗的意境来表达对和尚修行境界的理解。"平常心是道"体现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即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心即是佛法。南泉大师的眨眼动作被用来象征瞬间领悟真理,暗示和尚的智慧与洞察力。

"庵内人不见庵外事"进一步强调了和尚的超然物外,他能专注于内心世界,不受外界干扰。赵州和尚的担扳故事,寓意禅者的简单生活和对修行的执着,而"秋毫不稳"则表示他的心境如秋毫般平静无杂念。

"方丈前万仞深坑"象征着修行的艰难和内心的深度,但和尚却能直面并跨越这些困难。"牢关柱杖子"形象地描绘出他坚定的信念和持杖前行的决心。

"天下横行,平如镜面,实如石师子"运用比喻,赞美和尚的修行使他如同横行无阻的明镜,又如磐石般稳固不动摇。最后两句"借问是谁,泐潭道人,萍乡老子"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以尊敬的口吻表达了对泐潭乾和尚的敬仰。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禅宗的意象和典故,赞扬了泐潭乾和尚的禅定功夫和高尚品格,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禅学修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