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启南画林居图和韵专诸要离
明 · 王世贞
春风荡乡国,遍地成小草。
岂不养浮名,末路难自保。
清泉激幽赏,长松托遥抱。
念彼先达迹,空为后人悼。
青山一见属,方知此图好。
便欲移住之,与山长不老。
绝胜中书堂,二十有四考。
以为黄鹤樵,此樵叶图早。
是故必隐沦,白石翁所造。
岂不养浮名,末路难自保。
清泉激幽赏,长松托遥抱。
念彼先达迹,空为后人悼。
青山一见属,方知此图好。
便欲移住之,与山长不老。
绝胜中书堂,二十有四考。
以为黄鹤樵,此樵叶图早。
是故必隐沦,白石翁所造。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名为《题沈启南画林居图和韵专诸要离》。诗中描绘了对一幅名为“林居图”的画作的赞美之情,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春风荡乡国,遍地成小草”以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暗示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预示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接着,“岂不养浮名,末路难自保”两句则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指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名利难以保障,引出对真正价值的思考。
“清泉激幽赏,长松托遥抱”描绘了一幅清泉潺潺、松树挺拔的画面,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高远的理想追求。接下来,“念彼先达迹,空为后人悼”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提醒后人不应重蹈覆辙,应珍惜眼前的美好。
“青山一见属,方知此图好”一句点明了对画作的赞赏,认为这幅画作如同青山一般,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受。“便欲移住之,与山长不老”表达了诗人想要融入画中世界,与自然同生共存的愿望,追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状态。
最后,“绝胜中书堂,二十有四考”与“以为黄鹤樵,此樵叶图早”两句对比,强调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自然中生活远胜于官场的束缚。“是故必隐沦,白石翁所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坚定信念,认为只有像白石翁这样的智者才能理解并实践这种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