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春明门外镇国禅院
唐 · 顾非熊
空门临大道,师坐此中禅。
过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
书灯明象外,古木覆檐前。
不得如驯鸽,人间万虑牵。
过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
书灯明象外,古木覆檐前。
不得如驯鸽,人间万虑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空门:指佛教寺庙。大道:宽阔的道路。
师:师傅,这里指僧人。
禅:佛教中的静思冥想。
过客:路过的人。
敬:尊敬。
焚香:点燃香火以示敬意。
默然:静静地,无声无息。
书灯:照明的油灯。
象外:超出眼前景象,引申为世俗之外。
古木:古老的树木。
檐前:屋檐下。
驯鸽:比喻能自由飞翔、不受外界干扰的动物。
人间:世俗世界。
万虑:众多的忧虑和思绪。
牵:牵扯,束缚。
翻译
寺庙坐落在宽敞的大道旁,师傅在这里静心打坐参禅。过往行人自然而然地生出敬畏之心,默默点燃香火不作声。
书桌上的灯光照亮了门外的世界,古老的树木遮蔽了屋檐。
我无法像温顺的鸽子那样超脱尘世忧虑,人间纷扰牵绊着我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春天的宁静环境中修行的情景。开头两句“空门临大道,师坐此中禅。”塑造了一个超然物外、独自修炼的和谐画面。"过客自生敬,焚香惟默然"则表达了路人对禅师的自然尊敬,以及禅师在静默中焚烧香料,寻求内心的平和。
接下来的两句“书灯明象外,古木覆檐前”描绘了一幅书房夜读、古木参天的景象。其中,“书灯明象外”可能暗示禅师在深夜里通过阅读典籍来寻求智慧,而“古木覆檐前”则强调了自然与人造环境的和谐共存。
最后两句“不得如驯鸽,人间万虑牵”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禅师对于普通人被各种烦恼牵绊的心态描写。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清静生活和心灵解脱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修行场景,更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