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牧牛图二首(其二)赏析

牧牛图二首(其二)

明 · 顾璘
牧儿三尺箠,乌犍唯所使。
吻渴不及泉,奔逸顾乃尔。
大德在顺情,民物同一理。
驭众有安危,毋谓悉由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驾驭牛群的画面。"牧儿三尺箠",简洁地写出牧童手持短小的鞭子,对牛群有着掌控力。"乌犍唯所使",乌犍指的是黑色的壮牛,形象地表现出牛儿听从牧童指挥的情景。"吻渴不及泉",通过牛的口渴来暗示它们的劳累和对水的渴望,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贴近。

"奔逸顾乃尔",描述牛儿奔跑时回头瞥向牧童,显示出它们对主人的信任和依赖。接下来的诗句"大德在顺情",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规律、顺应民心的赞赏,认为管理百姓如同牧牛,应当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两句"驭众有安危,毋谓悉由己",强调了领导者应意识到民众的安危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而是需要关注民生,懂得平衡与引导。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诗,借牧牛之事阐述治国理政的道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