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校理夜坐
梁空双燕睡,帘暗一萤来。
兵散谁家笛,人违此夜杯。
如何对清景,愁思却相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和王校理夜坐》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画面。首句“池暝花如雾”,通过比喻,将暮色中的花朵比作朦胧的雾气,展现出夜色中花影的模糊与神秘。接着,“苍苍月照开”描绘了明亮的月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寂静的池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梁空双燕睡”写的是梁上燕子在月光下安眠,暗示着夜晚的静寂,连燕子也进入了梦乡。而“帘暗一萤来”则以一只萤火虫的微光,点缀在幽暗的帘幕后,更显夜的深沉与孤独。
后两句“兵散谁家笛,人违此夜杯”寓含了战乱后的寂寥,笛声的零落和人事的变迁,使得原本的夜宴场景变得凄凉。最后一句“如何对清景,愁思却相催”,诗人面对这清冷的美景,不禁引发了深深的愁绪,愁思仿佛被这景色所激发,愈发强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美,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苍苍的意思:◎ 苍苍 cāngcāng(1) [ashy;pale;grey]∶灰白色的两鬓苍苍十指黑(2) [be vast and hazy]∶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天苍苍,地茫茫(3) [flourishing]∶茂盛,众多的样子蒹葭苍苍。——《诗·秦风·蒹葭》...
愁思的意思:(1).忧虑。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汉书·伍被传》:“於是百姓悲痛愁思,欲为乱者十室而六。”(2).忧愁的思绪。 唐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宋 陈策 《摸鱼儿·仲宣楼赋》词:“江城望极多愁思,前事恼人方寸。”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夜深人静,灯光黯黯的笼罩着人的愁思。”...
清景的意思:(1).犹清光。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三辰蔽於天,则清景暗於地。”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献苏侍郎》诗之一:“朝日悬清景,巍峩宫殿明。” 清 龚自珍 《桂殿秋》词序:“时也方夜,月光吞吐,在百步外,盪瀣气之空濛,都为一碧,散清景而离合,不知几重。”参见“ 清光 ”。(2).清丽的景色。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谢灵运 ‘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